12月26日,中國皮革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《鞋類設計師》國家職業標準修訂初審會。中國輕工業聯合會黨委常委、副會長,中國皮革協會理事長李玉中;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二級巡視員王小兵;中國財貿輕紡煙草工會輕工煙草工作部部長楊棟國;中國輕工業聯合會輕工業職業能力評價中心評價處處長張天芬,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陳占光、秘書長張燕等領導,以及標準修訂組專家、初審組專家等出席會議。
李玉中在致辭中指出,2023年,我國鞋類重點企業近4900家,完成銷售收入5200億元,占整個皮革行業總銷售收入的62.4%。制鞋業是我國皮革行業產值最大、從業人員最多、設計師隊伍最龐大的一個子行業,鞋產業發展對皮革行業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。他強調,鞋類設計至關重要,此次修訂工作承載著重大的使命與責任,要秉持科學嚴謹、務實創新的態度,確保修訂后的職業標準具有高度的科學性、前瞻性和實用性。圍繞標準的修訂工作,他提出了兩點要求,一是要準確把握鞋類設計師職業的核心技能和關鍵知識,使標準能夠真實反映行業的最新技術水平和崗位要求;二是要充分考慮鞋類設計者的職業發展路徑,注重不同等級職業標準之間的銜接與遞進,為勞動者提供從初級到高級的系統成長通道,激發他們提升技能水平的積極性和主動性。
楊棟國在致辭中說,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“以國家標準提升引領傳統產業優化升級”,近期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又提出《關于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》,都對國家職業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國家職業標準體系是培養、培訓、評價職工的根本依據,也是維護職工權益的基礎和前提,黨中央的一系列改革要求對我們做好標準工作指明了根本的方向,提供了強大的動力。
王小兵講解了國家職業標準制修訂的意義及審定要求,對《鞋類設計師》職業標準修訂工作進行了詳細指導。他強調,國家職業標準與技術標準、產品標準不同,是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水平的規范性要求,是培訓教材編制、職業技能競賽、人才評價的重要基礎,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支撐作用。評審工作應注重整體性、等級性、規范性、實用性、可操作性5個原則。
會議由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陳占光主持,評審環節由初審專家組組長、溫州大學二級教授李運河主持。修訂專家組組長、湄洲灣職業技術學院高級技師陳啟賢匯報了本標準修訂內容,專家組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,一致同意《標準》初審通過。
文:張雅潔
圖:張雅潔、潘飛
審核:樊永紅
編輯發布:潘飛
Copyright?2006-2024 leatherhr.com 皮革人才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06115289號
地址: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龍珠路與天貴路交匯處龍珠商務大廈15層(510800) EMAIL:service@peizheng.cc